HOME> 世界杯意大利名单> 1990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1990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为何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2025-06-16 14:48:24

同时,经过残酷两伊战争的血战,伊拉克军队付有战斗经验,颇有战斗力,这是周边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

萨达姆认为自己已经有实力和美国对抗,因为美国佬也是爹妈生的,中了枪弹也会死。

想吃掉100多万大军,美国佬怎么也要出动地面部队,至少损失几万人,会导致全国人民反对,美国在越南就是这么撤军的。

但萨达姆忽视了空军带来的巨大优势,美军根本不需要和你在地面硬拼。

判断美军不敢出兵,萨达姆才敢打科威特。

第二,敲打沙特等海湾集团。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很重,伊朗也被打残,地区影响力下降。

相反,沙特却异军突起,成为海湾地区领导和者。

萨达姆不服,想要通过打垮沙特重要盟友科威特的办法,削弱和吓尿沙特。

甚至有机会,也连带打一打沙特。

当时沙特虽富,只有几万军队,根本不是伊拉克的对手。

第三,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损失了数千亿美元之巨,石油设备又被摧毁大半,难以大量出口。

同时,战争善后也需要一大笔钱。

此时,伊拉克人民生活下降明显,还有大量伤兵家庭等着抚恤,但萨达姆没钱。

这样,萨达姆就顶住了科威特。

这是一个富得流油,但没有军事实力的国家。

科威特的石油储量不亚于伊拉克,国内银行堆放的外币现钞和黄金就有几十亿美元,该国阔佬私人资产也有几千亿美元。

后来萨达姆把科威特抢了个干净,包括无数高档豪车。后来在伊拉克,你可以用白菜价买一辆超高档奔驰,就是抢来的。

这种情况下,一口吞掉科威特,有利于解决现实的经济困境。

第四,转移国内民众矛盾

两伊战争打了10年,惨败。

伊拉克民众对萨达姆普遍不满,认为他胡来。

萨达姆的威望受到很大动摇,反叛力量开始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萨达姆也想打一场必胜的战争,缓解国内矛盾和压力

因为入侵科威特是萨达姆的一场豪赌,是萨达姆在利弊之间权衡之后的结果。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之前,与美国的关系很不错。伊拉克与伊朗之间打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而伊拉克在其中充当了美国的代理人,所以美国与萨达姆的关系并不坏。

而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并没有胜利。巨大的军费开支让伊拉克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从一个外汇储备国变成了天价债务的债务国。其中有数百亿美元的债务来自科威特。所谓穷极讹赖,萨达姆居然直接向科威特提出要求,要免除一百五十亿美元的债务!遭到科威特的断然拒绝。

萨达姆也不是完全没有底气要求科威特减免债务。通过八年的战争,萨达姆手下拥有了一支上百万人的庞大军队,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伊拉克军队在当年的中东是一等一的强军。而科威特作为伊拉克的邻国,却是一个袖珍小国,武装力量不足两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科威特国家虽然小,石油却不少。而且由于地质因素的不同,伊拉克一直认为自己处于油田的“高地”,自己的石油流向了科威特,即使没有债务,伊拉克也早已对科威特的石油垂涎已久。

更重要的是,伊拉克在进攻科威特之前咨询过美国的意见,得到了一个模棱两可不支持不反对的回答。萨达姆认为凭自己和美国的关系,美国应该不会强势介入,于是悍然入侵科威特,没想到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即使美国反对,萨达姆也认为美国不会为了科威特而和拥有一百万军队的伊拉克开战,可是他又错了,美国悍然发动海湾战争,直接把萨达姆这个侵略者赶回了老家。

萨达姆在国内残暴的统治,在国外实行毫无法理的野蛮侵略,得到绞刑的下场罪有应得!

一直以来,萨达姆从来都不按常理出牌,两伊战争,使得伊拉克和伊朗两国的经济都面临奔溃,两伊战争进行的特别惨烈,这也是西方国家特别想看到了,让中东两大强国互相伤害,而西方国家却坐收渔翁之利。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得到了苏联和美国共同的支持,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甚至为伊拉克提供有关伊朗的情报,而坐收渔翁之利的美国甚至在给伊拉克出售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两伊战争中,萨达姆甚至使用了在国际社会上禁止的化学武器,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却并没有给伊拉克施加压力。

所以在战后,萨达姆想当然的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都站在自己这边,两伊战争使得伊拉克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能够使经济尽快恢复,明知科威特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保护,但却依然选择冒险。据说,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萨达姆特地找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协商,但大使却给了萨达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使得萨达姆误以为美国依然会选择支持伊拉克。

1990年八月,伊拉克队科威特发起攻击,认为自古以来,科威特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意图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石油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萨达姆想尽快恢复伊拉克的经济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然而他却只想到了自己,在控制科威特后,进而进攻沙特,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画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萨达姆被当时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给忽悠了,第二个因素是他小看了美军的战斗力高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埃普利尔格莱斯皮女士,对于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争端这笔烂账似乎毫不清楚也没兴趣去了解,对于美国的中东战略更是丝毫没有记在心上。

说起来,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烂账也确实很复杂。当时伊拉克欠了科威特巨大的外债,然后还在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两个小岛上也有一定的纠纷。

想当初科威特为了支持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去跟死对头伊朗硬磕,伊拉克借钱买军火科威特掏钱时候眼睛都不眨,那两个本来归属不太明确的小岛,伊拉克说为了防御伊朗就派兵去设防,科威特也没说什么话。

打完两伊战争之后,伊拉克没有推翻得了伊朗政教合一政权,那些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多少都觉得有点亏。本来吧,巨额战争费用大家各自分摊一些也不是不可以谈,可是萨达姆就打算一毛钱也不还了。

两伊战争之前的伊拉克日子过的是相当滋润,一场战争打下来寸土未得,死伤很多,经济还严重的倒退了不少,如果还让伊拉克还巨额外债,萨达姆的个人威信可能就要遭遇危机了。

伊拉克跟科威特在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的不好,钱不还岛子也不给,科威特很气愤的就坚决不肯让步。

到了这个时候,萨达姆就开始拿着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历史说事儿了。确实在历史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曾经是一个国家,科威特的埃米尔萨巴赫家族,当年也只是伊拉克的一个地方势力领袖。只是来殖民的英国佬,为了牵制当时伊拉克王国内部亲德的势力,专门把科威特给分出去了。现在萨达姆要把科威特干脆拿回来,这样子连欠账加岛子都一股脑赖掉了。

可能是这些破事确实太复杂了,格莱斯皮女士对此毫不在意。萨达姆打算朝科威特下手前一周,专门试探美国的态度召见了这位大师,问这位尊敬的大使女士怎么看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纠纷。很不幸啊,大使女士从来没有在意过那么就一无所知,然后还想装……她竟然回答你们这些破事,你们自己管吧,我们美国人很忙!😂

在此之前,萨达姆不是没想到美国人可能干涉,他曾经专注地看着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的电视录像,但是看完了以后他竟然评价美国人也就是这样……

应该说这是萨达姆人生最大的错误,美军,在巴拿马和格林纳达的行动中间,从外表上来看出彩的是立体登陆,大量使用伞兵空降形成中心开花战术,但是在内里军兵种的指挥协调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另外,在越战期间还不成熟的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彻底成熟了。这些萨达姆都没有看见,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美军有点新的战术。实在是大大的低估美军啊!!

原本心里对美军就已经有看清了的先入之见,现在又听见美国大使女士如此回答,萨达姆这种狂妄自大的人,立刻就是觉得伊拉克的武装力量之强大,让不过如此的美军可能觉得很难干涉,所以他就是动手了,美国也不会怎么样。

就这样子萨达姆真的下手了……他立刻触到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

当老布什想弄清楚萨达姆为什么敢于对科威特下手的时候,先是惊讶的发现了格莱斯皮女士当时犯傻,立马变得非常愤怒,决定把这位无知而且外行的大师从美国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撵了出去。

可是一切都晚了,美国不管怎么警告还是制裁都拦不住铁了心要干的萨达姆,最后只有进行战争了……

没有约束制衡的权力就是疯子、赌徒!山本56明知道偷袭珍珠港后美国要灭亡日本,但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还是打下了珍珠港。

历史上似类希特勒萨达姆、斯大林、山本这样的疯狂屠夫很多,它们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祸害很大很久很严重,因此,美国西方欧洲人民非常聪明:他们选择选举忠于国家、人民、法律的傻瓜,而不会选举狂人、能人、精英、英雄当总统,比如女强人希拉里败于川普,是因为希拉里更强大更聪明更熟悉美国政府事务,希拉里败于强大已接近疯狂。

这点上,中国儒家成王败寇而让人民选择战争狂人的习惯是腐杇野蛮落后的。反映出东西方价值取向的巨大差距。军事国家化有利于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和平有利于安居乐业!

这是萨达姆在两伊战争结束后的第一次赌博,或者可以说这是不得不进行的一次赌博,因为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前,留给萨达姆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从1979年政变夺取伊拉克一号领袖之位后,萨达姆一心想扩大伊拉克的地位和自己在伊拉克的权威,因此经过综合考量之后选择发动两伊战争,不曾想长达八年的消耗战,却拖垮了自己,在选择入侵科威特之前,伊拉克早已四处危机,必须选择打开出路。

在国际上长达八年的战争让伊拉克饱受外债的困扰,数百亿美元的外债让伊拉克十年也难以恢复元气,同期由于战争导致伊朗的衰弱,对于已经越来越失去利用价值的伊拉克,欧美国家对伊拉克亲密性也将进入倒计时状态,而国内问题的危机更加复杂,八年的战争让伊拉克很多领土变成了一片废墟,作为主要产业的石油工业短期之内无法恢复,战争的不胜不败,经济的衰退更让国内矛盾横行,想缓慢发展经济将伊拉克恢复正轨变得难上加难,萨达姆必须考虑在短期之内解决危机,入侵科威特解决经济危机成了最好的选择。

但明知道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利益,萨达姆为何还要选择冒险?除了必须要进行这个选择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就是萨拉姆太过于乐观,以为冷战末期美国不敢发动大规模战争、以为自己仍然是美国的跟班美国不会对他大下杀手,可萨达姆忘了,美国只会站在他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萨达姆的角度。

1990年虽然还处于冷战时期,但苏联早已处于内部危机之中,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干预外部事务,而美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海湾战场,至于海湾地区代理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利益,以美国的需求随时可以服其它代理人上位,只凭借着暂时性的美伊关系,不可能永远的维持下去,早年美国支持伊拉克是因为有共同敌人伊朗的存在,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利益,也许伊拉克还想心甘情愿的做美国的跟班,但萨达姆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需要的是弱小的跟班,而不是实力越来越大的跟班,以美国的现实利益,他必须选择打倒任何一个潜在对他构成威胁的对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为什么看过世界杯,你总觉得中超VAR很扯?
2025年win8正版系统价格及购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