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回归了,但泼天的富贵已经被DM接走了
来源:资管云
DM异军突起,到底做了些什么?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3月中震撼整个债券圈的数据服务商实时报价功能“瞬间”消失事件。如果你是一名固收从业者,大概率是很难忘记的,毕竟这个功能大家每天都需要使用,甚至可以说是交易时间内无时无刻在使用。
还记得3月14日的下午,被告知明天开始,各平台的债券实时报价功能就不能使用了,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什么玩意儿??!!!我的券怎么卖?我去哪里看市场行情?
但银行间市场这群文思敏捷的小伙伴们想法就比我丰富多了,总结起来,吵吵闹闹的市场观点大概可以分为几类:
一种观点觉得:好事啊,以后发生信用风险,不再有价格踩踏了。(我说大哥,这手“掩耳盗铃”真是被你玩得炉火纯青)
大部分买方机构觉得:信用债成交要嗝屁啊,本来流动性就不好,这下更加死气沉沉了。(作为主要持有信用债的我来说,算是说到我心坎上了)
还有境界深远的小伙伴觉得:这都是为了数据安全啊,高瞻远瞩。(话虽不错,但这对我一个小小市场参与者而言,打击也忒太了点吧)
好在两眼摸瞎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2天之后的17日,iDeal、DM和Wind就开始恢复报价,但并不是完全恢复市场6家货币经纪公司的报价,基本只展示2-4家。虽价格信息不全,也好过完全没有啊。
到这里,大家又开始YY这个事情的后续走向了。
要知道,这波之前,QB可是占据了报价市场绝对NO.1的位置,仅感受而言,10家机构不说全部都在用QB,8家总归是有的。老大哥“黑屏”了,这泼天的富贵将花落谁手呢?
获得最多票数的是有着官方背景的iDeal,毕竟关乎金融安全的数据还是掌握在国家手里最可靠。
也有站Wind的:要知道,恢复报价的17日,连iDeal都只有“国际”和“平安”两家货币经纪公司的报价,而作为数据服务商老大的Wind,当天就显示了“国际”、“平安”、“中诚”和“信唐”四家报价。
而原本四雄逐鹿中的最后一雄——DM似乎并不怎么被大家看好。毕竟,DM擅长的领域一直是信用分析,报价不是它的主场。当然,17日它也恢复了含“国际”、“平安”、“中诚”在内的三家报价。
后续以上三家更是陆陆续续把市场6家经纪公司的报价集全了,原本报价市场四雄角逐的格局,也变成了三足鼎立,当然这过程中,也有其他服务商参与进来,比如ifind,但它还是股票的用户更多。
对于债券买卖方而言,这场风波算是已经过去,大家终于又回到眼明天亮的日子。
然而,对于QB来说,这次的冲击无疑是深远且惨痛的。时至今日,沉寂将近7个月的QB报价功能终于在国庆假期后恢复,但目前也只展示5家经纪公司的报价,与其他几家全部都是6家报价的平台还是有差距。
我作为QB的忠实粉丝(系统真的做得很好,尤其是数据分析功能的强大与细致让人叹服,认识的几个QB人也非常专业),在它报价功能恢复后就一直紧密跟踪。但两天下来,也不得不承认,QB在报价功能上,可能很难重回巅峰了。除了当前报价信息展示不全的问题以外,经过大半年,大家的用户习惯已经在其他平台重新培养起来了,那捡起这泼天富贵的究竟是谁呢?
先说结论,我觉得是DM。
为什么不是iDeal和Wind呢?
iDeal作为最根正苗红的选手,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当然这波中iDeal也做了努力,界面贴近大家比较熟悉的模式了,行情数据包含X-bond的数据,也是比其他几家更全面,但奈何其系统真的……几乎每次登陆都要我更新,对一个时效要求很高的行情系统来说,这就是太大的bug了,另外,ideal除了行情功能,几乎没有其他功能了,整体来说,还是差点意思。
再说Wind,这波也是迅速反应,很快就集齐经纪公司报价,作为成熟且占用率已经很高的数据服务商,依旧是稳打稳扎,快速丰富了报价的功能,但亮点不多,只能说依靠在其他功能上吸引到的客户,这次也分到了一杯羹。不过相比其他平台,Wind价格真的是……这估计也是把很多用户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
相比而言,DM真的算是异军突起,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注意啊,下面我要开始夸DM了,但我真不是做广告啊,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去想象一下,下次有泼天富贵泼向你的时候,是不是知道要怎么接了?)
1、迅速补齐6家经纪商报价,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数据恢复后的第二个交易日,DM就开始了解摸底客户的需求并潜移默化的引导客户使用。
2、组织线下活动,提升客户粘性
3月30日,DM联合中证信用组织服务年会,提供一个网友见面的机会,也在大家心里再次刷了一次脸。
以上两点可能更多的偏向人文的服务,接下来的两点就是内容的服务了。
3、在原本自己的擅长领域继续做到精细且专业
我们都知道,DM原本就擅长信用研究与分析,这次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优势,据说,近半年,DM新招了几十名信用分析师,在原有信用分析基础上,6月推出“DM城投风险评分板块”,实现一键查看平台风险点、优势点,城投各项评分排名情况,更是添加了DM自身立场的主体点评,继续在信用分析领域独占鳌头。
4、扩展业务板块,新增利率债相关内容
虽然利率债不是DM的主场,但这次,他们也丰富了利率债的相关内容。
无论如何,曾经作为我心中最好用的报价工具——QB,即使“黑屏”阶段,各大其他工具还是按照它曾经的布局在整改,真心希望它能尽快缓过来。
文:米斯高 | 智信研究特约作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带虎字的成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