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爱上“分类” 关乎生态大事——太原市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建设
设在家门口的智能回收机方便市民晚间投递。
分拣回收生产线。
工人在分拣车间工作。
7月25日10时许,一辆中转货车开进万柏林区小西铭村的太原悦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末端处置中心。经过称重后,深绿色的大包转运至分拣车间。随着传送带开动运行,大包内的纸张、金属、塑料、衣物等物品上升到二层的半自动分拣线,50多名分拣员按照各自分工,选择相应的物品。经过50多米的分拣线后,所有物品分拣完毕。
强大的分拣能力
2020年,万柏林区通过招商引资,与上海万物新生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爱分类·爱回收(太原悦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爱分类·爱回收太原公司经理王恒说,目前太原分拣中心将可回收物分为塑料类、纸类、金属类、织物类等四大类。“这四大类还能继续细分,满足不同行业对回收物品的要求。”王恒说,像回收来的纸张,可以再细分为黄板纸、花板纸、报纸、书本纸以及碎纸。“纸张中,黄板纸主要来源是各种物品的大包装箱。花板纸一般就是牛奶箱、食品包装箱之类的居多。”王恒笑着说,通过分析纸张的品种也能摸清居民的消费水平。通过对分拣物汇总分析,王恒发现可回收物中,衣服类和鞋类接近40%,紧随其后是纸张类,大约占39%。塑料、金属制品排列其后。
在分拣中心,不仅纸张需要细分,塑料制品因为材质不同,也需要进一步分拣。在二层分拣线的下面就是分拣物品堆放处,每个堆放处对应一种物品。“你看,这个堆放处就全是PET类的塑料制品。”王恒说,PET塑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瓶。除此之外,像盛装洗衣液、洗发水的塑料瓶也自成一类。而泡沫板则是经过粉碎压缩后变成沉甸甸的实心泡沫原料。
王恒介绍,末端处置中心(可回收物分拣厂房)是2021年8月投产运行的,拥有两个库房,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分设存货区、分拣区、打包区、成品区、充电区、办公及就餐区、散料区等功能区,员工大多是小西铭村村民。分拣中心最大日分拣能力达150吨,使用了最新一代生产线,可实现80多类可回收物的分拣处理。
广布社区的回收网点
依托遍布万柏林区大型社区的智能回收机,爱分类·爱回收太原公司每天的可回收物分拣量在70吨至80吨之间。“碰到过年过节和换季时,回收量会上涨一些,大致在100吨左右。”王恒说,按照每300户居民配置一台智能回收机的标准,公司已经运营小区356个,设置回收机1000多台,覆盖居民45万多户,总使用人数达34.7万人,占覆盖区域人口的39%。总投递次数达700万多次,单机日使用次数大于30次,单机日使用人数25人左右。截至目前,累计回收可回收物2.1万吨,其中2022年回收1.4万吨。
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太原公司已经形成了前端—机器投递、中端—满箱转运、末端—分拣销售三级运营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点—站—场”闭环智能化体系,推进垃圾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
为了方便居民投递,提高居民的投递积极性,爱回收·爱分类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在回收环节不需要居民对可回收物进行细分,而是对所有品类的可回收物进行混合回收。所有回收的可回收物被统一运输到分拣工厂,分拣工人将会对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分拣完成后被压缩打包的可回收物将被直接运送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进行回收再利用,最终实现“变废为宝”。
24小时互联网在线回收、回收量智能监控、直接换钱……爱回收·爱分类通过市场化手段、产业化运营,通过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不仅解决了垃圾分类资金来源、居民投放激励、末端处置不足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回收点散乱、人员无序管理、居民投放不便等问题,减轻了生活垃圾的清运压力,提升了垃圾分类的水平和效率。
分类回收助力“双碳”目标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是事关民生、事关生态、事关未来的大事。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我们回收的塑料瓶为例,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做成雨伞、手提袋等物品。”王恒说,“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三分之一以上的垃圾减量,让这些可再生资源免于和其他垃圾一起被焚烧填埋,让它们物尽其用,循环再生,节省了资源、能源。”
据了解,纸张、塑料、金属等物品经过智能分类回收机—回收中转站—分拣中心—加工处理后,可变成纸张(纸板)、塑料制品、金属原料等,实现废弃物的二次利用。
“8月,我们将全面启动智能回收机进驻杏花岭区工作,预计将投放400~500台。”王恒说,落户太原以来,公司已将业务逐步从万柏林区拓展到小店、晋源、尖草坪等城区。“在小店街道,我们投放了100多台。在尖草坪区三给片区投放了70多台。晋源区也投放了70多台。”王恒说,在各级环卫中心的大力协助下,公司未来一至两年内将全面进驻杏花岭、迎泽、小店、尖草坪、晋源等符合条件的所有小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工作。全面覆盖后预计新增4000多台智能回收机,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个,日垃圾分类处理量600吨,约占全市日垃圾产生总量的10%以上。全年回收可回收物20万吨(含低值可回收物10万吨左右)。
来源:太原晚报
刻公章去哪里刻?非常详细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