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日本, 二战期间为何拥有如此大的军事实力?
其次说空军。非常奇怪的是,二战时期日本尽管有几万架飞机,空军却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只能称为“空中作战力量”,是协助陆军和海军作战的一种辅助武器,由于飞机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所以日本的陆军和海军都在争抢飞机资源,众所周知,日本陆军、海军势如水火,他们各自启动自己的飞机制造项目,技术上拒绝共享,甚至出现同一条生产线陆军和海军重复引进,所以,空军也就根本不可能独立成军,但是日本的航空兵实力不俗。
1937年的时候,日本陆军航空兵已经拥有飞机1156架,海军航空兵分为海上部队和陆上部队,拥有飞机1045架。日本三菱重工甚至造出了让世界各国都恐惧的零式战斗机,转弯半径小、速度快、航程远,曾经参与偷袭珍珠港,创造了“零式神话”,但是这种战斗机属于剑走偏锋,为了速度和火力,舍弃了防护,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升级改进的空间比较小,随着缺点的暴露和美国空军的升级换代,零式战斗机在美国人眼里成了“空中打火机”,就剩下给美国空军刷经验的份了。
最后说日本陆军。实话实说,二战日本陆军的武器绝对是渣渣,很多人不服,能打败中国、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的日本陆军武器怎么会这么落后呢?和日本世界一流的钢铁巨舰相比,日本陆军的装备可以用寒酸还相容,基本上停留在欧洲大国一战的水平上,像什么三八大盖、歪把子、92重机、92步炮和薄皮小坦克,打中国是够了,但是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不只是差一个档次,美军一战就已经出现适用于近战的汤姆逊冲锋枪了,日本还处在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还在提倡白刃战、万岁冲锋,究其原因是日本很多高级军官知识陈旧,对军事变革的敏感度低,还处在日俄战争的迷梦中,认为冲锋枪浪费子弹还不如皇军的30刺刀可靠,很快,在诺门坎战役中就被苏联红军按在地上摩擦,60万关东军直接被苏联红军碾压,毫无还手之力。
从日本二战的战斗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我们知道,在二战初期,日本攻占了苏联的库页岛、千山群岛、朝鲜和韩国全境、中国的东北、华北、港澳台和澳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苏门答腊、新加坡全境以及菲律宾和其他一些岛国,基本上都在亚洲,自信心爆棚的日本自以为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便开始“走向世界”,偷袭了珍珠港,然后被美国血虐,被苏联狂殴,被打回原形。
从日本的战争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二战前的日本在强大工业的支持下,形成了很强的军事实力,当时的日本是亚洲唯一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近代化工业国家,能造出一流的航母、战列舰以及战斗机充分说明日本的工业能力不弱,但是,日本的工业技术也有很多的缺点,只能生产工艺简单的武器,虽然研发除了重型坦克和紫电飞机,却无法批量生产,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放眼世界,日本的工业能力只能说是亚洲第一梯队,世界第二梯队水平。
日本军事实力提升的原因
首先是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国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由于日本国家小改革阻力不大,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与此同时的清王朝的改革则胎死腹中,最终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打败,赔了2亿两白银,再加上后来的3000万两赎辽费,成为日本工业化的第一桶金,这些钱大部分投入到军事工业,部分用于教育。
其次是日俄战争的胜利,日本彻底占领中国东北,从东北得到了日本紧缺的铁和煤,然后入侵东南亚,获取了石油和橡胶,日本的军火企业这才有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军事装备也开启了疯狂生产的模式。
三是外国的技术支持。日本虽然缩小了与欧美之间的差距,但是技术上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欧美先进武器日本无法制造,于是日本走了一条捷径,聘请了大量的德国军官,购买了很多德式武器,开始了山寨西方武器的道路,日本军工企业山寨能力特别强,所以推出了很多先进的武器,例如潜艇技术就是从德国引进,零式战斗机也是来自德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共享单车深圳三巨头 重新洗牌只待“靴子落地”